2025-08-17 01:10 | 0 阅读 【城市观察】从"最后一公里"到"最美一公里":上海社区生活圈的幸福密码 (首席记者 林墨)在徐汇区乐山新村,退休教师张美华的一天从社区花园的晨练开始:步行3分钟到社区食堂用早餐,7分钟抵达社区医院取药,10分钟走到孙女的托育中心。这个建于1980年
2025-08-13 23:37 | 0 阅读 【城市更新观察】当老弄堂遇见新规划:上海社区更新的温度与精度 2025年8月,静安区愚园路1088弄的"共享客厅"里,几位老人正在教外国游客包粽子。这个由老洋房车库改造的多功能空间,如今已成为社区的"第二客厅"。不远处,智能菜柜、24小时书屋、社
2025-07-30 03:00 | 0 阅读 【双面绣】上海2025:梧桐区与硅巷的时空对话 清晨7:30,武康大楼底楼的数字咖啡师正在为早班白领调制根据健康数据定制的拿铁;与此同时,杨浦滨江的量子计算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调试新一代光子芯片——这是2025年上海再寻常
2025-07-29 08:36 | 0 阅读 【梧桐密码】从法租界到全球城市:上海街区的百年叙事 上篇·殖民记忆的现代转化(1920-1949)2025年夏天,衡山路8号水塔广场的"时空对话"展览中,1925年法租界地契与当代社区公约并列展示。上海市档案馆最新解密的《1927年道路规划图》显示,
2025-07-26 13:20 | 0 阅读 【新里弄时代】当区块链遇上石库门:田子坊的科技转身 【第一章 田子坊:NFT画廊与老虎灶】泰康路210弄的斑驳墙面上,增强现实技术正重现1930年代的月份牌广告。田子坊管委会2025年数据显示,园区数字艺术展商占比达41%,但保留原始居民比
2025-07-13 17:35 | 0 阅读 "步行半径"里的幸福方程式: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调查 【民生观察员 陈静 上海报道】清晨7:30,家住长宁区虹仙小区的退休教师周阿姨步行8分钟到达社区食堂享用早餐;上午10:00,年轻妈妈李婷在小区500米范围内的托育中心送完孩子后,来到
2025-07-13 06:53 | 0 阅读 【城市更新微观史】从石库门到电梯房:15分钟生活圈如何重塑上海社区基因 上海喝茶群vx 【社区观察员 李雯】在徐汇区乐山新村,80岁的陈阿婆现在步行8分钟就能完成从社区食堂午餐、社区卫生站配药到社区花园晒太阳的日常动线。这个建于1980年代的老小区,
2025-07-11 18:36 | 0 阅读 【民生调查】"步行可达"的幸福半径:上海"15分钟生活圈"三年实践报告 ■ 空间重构:从"有没有"到"好不好"2025年最新覆盖数据:- 全市完成改造社区占比:89%- 平均步行距离缩短至560米- 便民设施满意度达92.7%在曹杨新村,82岁的王阿婆现在步行8分钟就能完成买